洪雅县瓦屋山镇:构建“1+N+3”景区治理新格局
更新时间:2025-07-15
浏览量:
2025年以来,洪雅县瓦屋山镇聚焦景区“点多面广”“布局分散”等管理难题,着力构建“一核”主导、“多元”互补、“三治”融合新格局,赋能景区治理提质增效。 建强一个核心 实现“三级书记”管事 一是党工委书记抓面。景区党工委书记统筹景政企力量,协调规自、文旅等部门资源,牵头定规划、明任务、强督导,推行周碰头、月调度、季小结“挂图作战”模式,切实提高工作保障。二是镇党委书记抓线。细化工作线条,制定“六大会战”25项任务,定人定责推动体育公园、交旅融合等项目建设;办好“村BA”“四季春晚”等文旅活动,持续丰富游客体验,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三是村党组织书记抓点。秉持“去低端化、去同质化”原则,推动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建成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8个,提档升级民宿17家,发展特色餐饮22家,精心打造罐坪露营、王坪花海、青羌旅拍、燕远瀑布等精品旅游项目。 激活多元主体 实现“三类组织”聚人 一是党组织聚党员。针对旺季“候鸟”党员大量流入现状,积极开展“党员亮身份”行动,设立党员报到点136个,与成都市罗山社区等30多个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引导976名“候鸟”党员领办事项1103件,提出发展建议198条,帮助困难群众246人次。二是行业组织聚乡贤。构建“镇级总会+村社分会”行业管理体系,吸纳会员317名,回引优秀农民工57人。坚持问题导向,紧盯拉客宰客、恶性竞争、无序低端等问题,通过统一宣传、统一定价、统一管理,引导民宿从“比价格”向“比服务”转变。三是群众组织聚游客。挖掘群众多面手、游客带头人,组建歌舞、书画、琴棋等群众组织246个,通过信息共享、资源共用、活动共办,吸纳成员超5000人,极大提升吸引力和满意度。 开展“三大行动” 实现“三治融合”增效 一是集体经济大发展,激发自治新活力。盘活凤江、王村闲置阵地等资产7处,建成党群服务中心5个,引入超市、卫生站、咖啡店等配套设施,实现集体经济增收超110万元。二是人居环境大提升,激发德治新合力。积极对上争取资金,新建污水处理厂3个,升级改造垃圾中转站2个。推动各村(社区)解决林区路、铁索桥等隐患13处,民宿业主、餐饮商户等自发组建环境治理志愿服务队22支,开展环境治理专项行动16次,提出“撤掉垃圾桶、定点收垃圾”等建议43条。三是矛盾大化解,激发法治新动力。与柳江法庭建立“府院联动”机制,动员机关干部“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建设法治广场15个,解答法律咨询208次。建立游客投诉24小时反应机制,处理游客投诉213件,化解矛盾103件,化解率达99%。
上一篇:四川省检察系统帮扶凉山工作队为喜德县检察院开展新闻宣传写作培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