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孟彦镇:“3×3”工作法 擦亮秋冬种“丰收底色”
更新时间:2025-10-17
浏览量:
今年以来,孟彦镇持续聚焦党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主线,以秋冬农业生产为抓手,积极探索“3×3”工作法,按照“稳面积、优结构、提单产、促增收”总体思路,全方位夯实秋冬种植发展根基,推动全镇秋冬种工作全面有序开展,促进群众稳步增收。
三化联动抓落实,拧紧责任“闭环链条”。孟彦镇以组织引领为保障,构建“体系化推进、网格化管理、常态化督导”工作机制,确保秋冬种任务落地见效。体系化推进高位统筹。镇党委坚决扛起政治责任,牵头抓总,成立由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的秋冬种工作专班,实行“挂图作战”,形成“党委统领、政府负责、部门协同、村组落实”的一盘棋工作格局,为秋冬种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网格化管理压实责任。建立并严格落实“班子成员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地块”的三级包保责任体系,将全镇1.47万亩种植任务细化分解到村、到户、到田块,明确责任人、种植品类、技术标准和完成时限,确保事事有人管、地地有人负责。常态化督导提质增效。将秋冬种工作纳入村级年度考核重要内容,镇纪检监察室联合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成立专项督查组,采取不定期巡查、暗访等方式,深入田间地头,对任务落实、面积核实、种植质量、农资保障等进行全过程督导,对进展缓慢、落实不力的及时督促整改,以严督实考倒逼责任落实和工作成效。
三强引领聚合力,激活增收“红色引擎”。孟彦镇以党员带头为核心,构建“示范引领、主体联动、服务下沉”三维驱动模式,充分释放党建引领效能。强示范打造标杆田。由村党组织牵头,党政主要领导率先垂范领办高产示范田,鼓励党员种植大户、致富带头人发挥“领头雁”作用,采用“村集体+党政领办示范田+种植大户”模式,重点打造油菜、马铃薯等作物的党政领办示范田3个。强主体激活产业链。着力引导和扶持农户自主发展特色种植项目,积极引进和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自主经营、资源入股、提供服务等方式参与秋冬种,盘活资源资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形成普通农户、新型经营主体、村级组织三方联动、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强服务破解民生难。坚持技术服务“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线上利用微信、QQ群、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发布技术要点、气象预警、市场信息,提供远程指导。线下组建以党员农技人员为骨干的农技服务队,深入生产一线,“面对面”“手把手”提供全链条技术指导,并积极协调解决种子、化肥、农资、用工等实际困难。
三聚赋能优结构,筑牢产业“增收基石”。孟彦镇聚焦辖区的资源禀赋,明确主导品类与发展方向,不断优化秋冬种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发展效能。聚粮油安全优产能布局。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制定《孟彦镇2025年秋冬季农业生产工作方案》,明确以油菜、马铃薯、杂粮豆等作物为重点。通过倒排工期、明确节点,指导群众做好土地规划与茬口衔接,动员农户及时开展耕地清理、翻耕晾晒、开沟排水等备耕工作,确保1.47万亩种植面积稳定落实,任务有序推进,牢牢守住粮油安全底线。聚单产提升优技术路径。将提高单产作为秋冬种工作的核心环节。积极组织镇内农技人员,围绕油菜、马铃薯等主要作物开展“揭榜挂帅”技术承包服务。全面推行油菜“一增二优三减”、马铃薯“两增一防”等高产高效技术模式,计划种植油菜0.51万亩、马铃薯0.3万亩。聚市场需求优品种结构。坚持市场导向,通过政策引导、资金奖补、拓展销售渠道等形式,灵活调整种植结构。在保障粮油生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高的马铃薯、油菜等特色蔬菜产业,丰富冬春“菜篮子”供给,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有效拓宽农户增收渠道,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上一篇:达州市产业发展公司:“党建链”赋能“产业链” 融合发展激活“新引擎”
下一篇:司法温情弥合医患裂痕——南江县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医疗纠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