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达川区应急管理局组织开展防范应对超大洪水工作讨论会
更新时间:2025-09-08
浏览量:
为深刻汲取历史汛情经验教训,全面提升我局应对超大洪水等极端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9月5日,达川区应急管理局组织召开防范应对超大洪水工作讨论会,会议由局党委书记、局长杜浩然主持,局党委成员及相关业务股室负责人参加。 会议模拟区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预计州河洪峰流量将超10000m³/s,城区洪峰水位可能超过283米,多处低洼区域面临淹没风险。依据《达川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会议研判决定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各分管领导及股室围绕预警响应、信息报送、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灾情统计等关键环节展开深入讨论。 讨论结束后,杜浩然局长就讨论会进行全面总结,并就进一步做好城市防洪工作提出要求,他强调:一是人员保障要到位。灾害来临时全局人员需立即到岗到位,切实发挥应急局“中枢职能”(对接区领导、提供决策数据)与“保障职能”(物资、通讯、后勤),成立内部指挥中心,统筹对上对下衔接、信息报送与人员调度,形成协同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二是数据口径要一致。预警、物资、人员分工等工作需提前部署,灾情数据、指令发布需“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避免因多头报送导致混乱。三是预警发布要及时。通过广播、手机、电视频道等多渠道发布预警,明确转移范围(如城区草坝子、三岔路口、通廊社区等低洼区域)、转移对象(老年人、行动不便者等重点人群)及安置点(提前规划应急避难场所,以就近就高原则选择学校、体育馆)。四是救援力量要统一。整合消防、武警、公安、社区力量及民间救援队伍,明确“统一指挥”原则(仅由区领导或授权应急局调度,避免多头调派),提前整理民间救援队队长/副队长联系方式并确认畅通。五是灾情统计要精准。明确“灾情险情报送组”人员名单,建立灾情报送系统,实行“专人负责、24小时零报告”制度。
上一篇:达州高新区总工会开展2025年“提升工会驿站服务能力”法律宣传活动
下一篇:达州市生态环境局到达州东部经开区开展上门帮扶环评审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