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红原县:推动高质量教育培训 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

更新时间:2025-07-09 浏览量:

近年来,红原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着眼建设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需要,以“学什么、怎么学、靠什么学”为核心,全面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效性、针对性和专业性,推动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质量提升。
      聚焦“学什么”,锚定高质量目标。本着“干什么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着力补齐干部知识盲区、能力短板、经验弱项。打造理论“铸魂”课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川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各级各类培训班主课必修课和“开班第一课”,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各类主体班、专题班23期,培训干部1351人次。打造专业“强身”课堂。聚焦红原中心工作,以提升专业领域干部能力素质为重点,采取分领域、精细化、小班制方式,联动行业主管部门,统筹设置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城乡融合、文旅融合发展等专题培训班55期,培训干部2774人次。打造实战“赋能”课堂。紧密结合各岗位职能特点,切实把在拼经济搞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有知识空白、能力短板的干部甄别出来,列入充电赋能重点人员培训范畴。根据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实际需要,分期分批举办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等一线干部专题培训班22期,培训790余人次,确保调训精准、训当其人。
      聚焦“怎么学”,创新培育模式。坚持按需施教、计划先行,推动干部教育培训有的放矢。精准实施课程计划。建立“部门订单+干部点单+组织部门下单”源头问需机制,采取实地调研、意见征求等方式,全面厘清全县干部履职短板,量身制定必修课、选修课23门,实现按需施教、对“症”开方。5年来累计完成134期,培训近9600余人次。精准强化课程整合。健全完善党委领导、组织部门归口管理、行业部门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严格落实“双备案”和办班必审制度,按照“冗余必减、重复必并、优中选优、宁缺毋滥”的思路,加强对各类培训班次审核把关,对培训对象重复、内容交叉的培训班能减则减、能并则并,坚决避免多头培训、重复培训。精准锁定培训对象。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积极性,点名调训、示范培训、专题轮训、普遍培训相结合,按照干部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特殊需要,分级分类抓好培训,推动全体干部未训必训、错峰参训、应训尽训,近5年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覆盖率达100%。
      聚焦“靠什么学”,开拓载体平台。围绕“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充分挖掘资源、夯实基础、创新方法,推动教育培训提质增效。打造培训品牌。坚持以“搭建平台、共享资源、培育骨干、激励发展”为基本定位,先后举办13期“3507大讲堂”,县委主要领导亲自把关讲堂的选题与定位,邀请13位专家讲学讲座,定期组织县级领导、青年干部上台交流,1800余人次聆听观摩。打造特色课程。依托县域内丰富红色文化资源,以红军长征史为主线,围绕红军长征在红原、亚口夏山红军烈士墓、刷经寺镇老康玛尔战斗遗址、龙日坝战斗遗址、日干乔大沼泽遗址、嘎曲草原兵站遗址、安曲“甲部热”渡口遗址等红色资源,打造现场教学精品线路,将鲜活、生动、本土的红色历史文化贯穿授课全过程。建强师资队伍。着眼建设“专兼结合、开放共享”的师资队伍,建立基层师资库,精选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足的干部人才分类入库,储备师资力量104名,每年推出专题课程,点题匹配师资,让懂政策的人讲政策、有经验的人谈经验、会方法的人教方法。创新模式推动师资下沉一线送学上门,走村入户,及时把政策、信息带到牧业一线,确保牧区党员群众思想不掉队、知识不落伍、本领不淘汰。

文章来源:红原县委组织部 文章作者:

上一篇:聚焦特色创品牌 精准发力提质效——越西县检察院召开五强检察院暨“一院一品”创建推进会

下一篇:达州高新区生态环境局扎实推进在建项目环保“三同时”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