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大成镇:推行“三三”机制 集中汇聚“善治”合力
更新时间:2025-04-03
浏览量:
近年来,宣汉县大成镇紧扣基层治理现代化目标,以“强化三大引领、建立三大机制、开展三大行动”为抓手,夯实基层善治善为根基土壤,畅通服务群众“神经末梢”,推动治理效能与民生福祉双提升,形成了“根基牢固、群众满意、乡村和谐”的生动局面,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大成样本”。 强化“三大引领”,广泛凝聚大成“向心力” 持续强化治理体系建设,教育凝聚群众向善向上跟党走。一是强化政治引领,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探索建立“镇党委—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四级治理体系,将全镇3万多名群众全部编入285个民生服务小组,新建蜀宣花牛规模养殖党支部3个,广泛构建自上而下、根植千家万户的服务网格,真正做到群众有事吹哨、干部随时报到。二是强化组织引领,锻造服务群众“生力军”。创新开展“四优干部”双月评选,聚焦“五个模范”干部标准,每双月评选优秀机关干部4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2名、优秀村(社区)常职及后备干部4名、优秀驻村干部2名,以榜样力量引领干部职工当先进、作表率。今年以来,共评选“四优干部”12名,推动解决民生实事40件,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三是强化文化引领,倡树社会文明“新风尚”。坚持“三治”融合,充分激发村民共建和美乡村的内生动力。推行“一事一议”,广泛采取群众商议、集体商定方式,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协商解决家长里短;推行“一榜一换”,制定“红黑榜”积分管理机制,设置积分物品兑换超市,引领群众主动参与基层治理;推行“一讲一劝”,充分运用网格力量,适时开展“院坝新风讲理会”“陈规陋习劝诫会”。截至目前,劝退“无事酒”9起、高价彩礼5起,推动23户卫生困难户全面达标。推行“一宴一评”,利用重阳节,举办孝老宴,同评好家风,共评出“好婆婆”44人、“好儿媳”65人,敬老孝老蔚然成风,相关工作得到市委主要领导肯定。 建立“三大机制”,全面搭建干群“连心桥” 创新开展村情民意“月听月结”活动,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问题。一是建立意见征集机制广泛“听”。创新一线走访听、开通热线听、二维扫码听、设置信箱收等四维模式,广泛调研发展短板、认真倾听群众心声、真实记录民生意见。目前,通过“365”民生热线和“有事您请讲”二维扫码等征集意见61条,群众述求渠道全面畅通,“12345”信访投诉同比下降75%。二是建立诉求处理机制分类“办”。对征集到的问题诉求、意见建议,按照简易事项立即办、当天结,一般事项分类办、一周结,复杂事项集中办、一月结方式,分层分类明确办理方式、办理人员、办结时限,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三是建立结果反馈机制限时“结”。严格落实一般事项全部电话回访、复杂事项80%抽样抽检、办理情况月底集中公开公示。同时,严明正向激励提质效、反向惩戒强保障的7种情形,对民情搜集、诉求办理实行全过程逗硬监管,确保责任不落空、执行不走样。目前,61件民生事项全部办结,办结率和满意度均达100%,全镇无一人进京赴省上访。 开展“三大行动”,共同绘就发展“同心圆” 切实对接群众所需,扎实开展志愿服务,真实提升群众幸福感。一是开展“产业护航”行动。聚焦建成“4万牛草花蔬”“3个精深加工”产业目标,先后打造“赵益元工作室”“我要养牛全环节服务站”等产业护航平台,为36家规模牛场、16家养猪场提供技术服务1000余次,解决重点难题126个。结合产业延链需求,聚力打造“玫瑰+牛肉+药膳+伴手礼”为一体的全牛宴高级餐厅。相关做法被中央电视台密集报道。二是开展“暖心关爱”行动。组建便民服务“帮帮团”、政策宣讲“挎包队”、一老一小“拜访组”33个,房屋漏雨、粮食抢收、物品购买、情绪疏导、儿童照料等300余件“关键小事”得到及时化解。同时,升级打造“夕阳红驿站”,定期为老人提供免费理发、看病义诊、衣物缝补等便民服务。三是开展“稳岗就业”行动。在2个易地搬迁安置点集中打造“就业帮扶车间”,吸纳88名搬迁群众就近就业,成功实现“每个搬迁家庭至少1人就业”目标。通过“农户+村集体+企业联盟”模式,在11个村(社区)开发“妈妈车间”灵活就业项目,让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制作布鞋、毛衣等手工艺品,以直播带货、线下销售等方式,带动70余户群众月均增收1000余元。
上一篇:四川省水电集团开江明月电力有限公司传达学习开江县“立壮志 拼荣光”领导小组2025年第2次会议精神
下一篇:金川县:党建引领鹌鹑全产业链发展 打造高原现代农业新标杆